發布時間: 2016-07-13 瀏覽次數: 1376
各省禁止輸液政策時間表
目前,我國并未在國家層面上就醫院門診輸液出臺統一規定,但全國已陸續有12個省市相繼叫停一定范圍內的門診輸液。由于我國門診輸液大部分與抗菌藥物相關聯,控制了門診輸液后,自然而然也就達到了“限抗”目的。據了解,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自從取消門診輸液后,醫院的抗生素處方率從13%降到了7%。門診患者抗菌藥物使用金額比率也明顯下降。北京航空總醫院取消普通門診靜脈輸液實行三個月以來:藥占比整體下降了3%,門診處方抗菌藥物使用比例降至7.61%,藥品不良反應率同比下降51%。
輸液行業整體環境
據了解,目前中國具有大輸液資質企業400多家,正常運營約有200家。按產量計,中國前10企業占比65%左右;按銷售額計,占比40%左右。與化學制劑的其它細分行業一樣,中國大輸液行業高端市場仍被外資藥企占領,如日本大冢、德國費森尤斯卡比、美國百特等(數據來源: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水清木華研究中心)。科倫藥業、華潤雙鶴、堯王制藥、吉林都邦、辰欣藥業、齊都藥業、石家莊四藥、亞邦生緣、豐源藥業及華魯制藥為占據大輸液市場份額的主要國內藥企。
受政策及國內大環境影響,從2012年開始,大輸液產量增長率開始出現較大下滑,從25.18%跌至9.85%,總體產量從2014年開始下跌至130億袋。輸液產業的整體下滑趨勢將加快行業整合速度,將部分低層次、低成本的小型企業淘汰出局,為大型龍頭企業轉型升級贏取生機。
轉型升級,生路可覓
以科倫藥業為例,它被稱為是“國內大輸液之父”,在輸液市場中占據了霸主地位。根據其2015年年報,科倫共有112個品種269種規格的輸液產品,2015年輸液類產品營業收入達到59.29億元,毛利率49.54%,其中,普通輸液營業收入為43.50億元,營養性輸液5.13億元,治療性輸液10.66億元;輸液業務銷售數量45.27億瓶袋,較去年同期略有增長,其中包括可立袋在內的新型包裝輸液產品銷售數量和收入保持持續增長。
科倫在面對輸液產業政策壓力時,則選擇通過將新型包裝輸液產品替代塑瓶包裝輸液產品,來保持輸液板塊的穩定收入。在發展非輸液業務方面多下力氣,2015年科倫在非輸液業務方面整體實現銷售收入16.89億元。另外,科倫還嘗試向藥物創新方面戰略轉型,從科倫藥業2015年年報來看,目前公司現有A類在研項目321項,其中超A類項目204項,2015年已申報項目100項。三管齊下,將公司轉型升級,不至于被輸液大環境拖累。
作為另一國內輸液產業龍頭企業的華潤雙鶴則表示,限抗、門診禁輸液等政策對于其輸液銷售造成了一定影響。華潤雙鶴輸液領域2015年實現收入23.2億元,同比下降11.12%,占全公司收入45%。與科倫相同,華潤雙鶴也將輸液領域重心轉向于新型包材BFS,但其對輸液業務表示看好,認為其輸液產品市場占有率較高,并預計2016-2018年輸液業務收入增速為5%~6%。另外,華潤雙鶴先后并購了賽科藥業和濟南利民制藥,以此來增加其非輸液產品競爭力,進一步拓展其慢病業務平臺。2015年華潤雙鶴慢病普藥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2%,其慢病平臺已成為未來主心方向。